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电话:0371-64955886

传真:0371-64955889 

QQ:742612104 547528771

联系人: 13607653684

邮箱:zzdczgyxgs@163.com


中报]天奈科技(688116):天奈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 2023-09-06 11:13:41 |   作者: 烧烤碳生产线设备系列

详情展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中的内容。

  五、 公司负责人郑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蔡永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姚月婷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规划、发展的策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入资产的人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一、是不是真的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没办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本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天奈转 债”,转债代码:118005

  镇江新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原 名为镇江佳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C-Nano Technology Limited,一家依据英属维尔京群 岛法律设立的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Cnano Technology USA Inc.(译:天奈科技美国有限 公司)BVI天奈在美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Cnano Technology Europe GmbH(译:天奈科技欧洲有 限公司),为本公司在德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四川天奈锦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持股70%的 合资公司,主要是做新型正极材料业务

  贵州锦晟天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持股30% 的合资公司,主要是做前驱体业务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 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 电子科技类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

  锂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 了锂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

  N-甲基吡咯烷酮,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作为溶剂用于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作

  1.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 640,983,600.9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1.90%,根本原因系本报告期新能源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阶段性失衡,叠加部分头部客户以去库存为主,中上游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当年的出售的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

  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 89,878,920.3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6,387,402.6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60.32%,主要因为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单位盈利减少,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升 216.94%,主要因为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减少,应该支付的账款增加所致。

  4.报告期,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 0.26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 55.9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22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 60.71%,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紧密关联,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 营企业的投资所需成本小于取得投资 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市价产生的收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实物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实物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 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 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公开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公开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公司主要是做纳米级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以及碳纳米管导电母粒,主要使用在于锂电池、导电塑料等领域,并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电池等产品中,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规定,公司业务属于“C制造业”大类中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碳纳米管行业的上业包括设备供应商与原材料供应商两大类。其中,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各类工具、机器设备等;公司生产的碳纳米管及相关复合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 NMP、丙烯、分散剂、液氮等化工产品,报告期内,各主要原材料供需平衡,价格平稳。长期看来,上业绝大部分原料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状态,行业发展充分,对碳纳米管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碳纳米管及其相关复合材料产品主要作为新型导电剂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由于近年来政策推动、技术趋于成熟、产业配套趋于完善等因素驱动,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迅速增加,行业未来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锂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导电剂作为一种关键辅材,能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环寿命。

  碳纳米管为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层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状结构,大体上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有很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现已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作为一种新型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领域,用以提高锂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升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性能。碳纳米管的长径比、碳纯度作为影响导电性的两个核心指标,直接决定了碳纳米管的产品性能,碳纳米管管径越细,长度越长,导电性能越好。公司采用的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工艺制备的碳纳米管呈现粉末状,因此被称为碳纳米管粉体。

  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按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分类,可大致分为纯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纯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全部由碳纳米管粉体分散溶剂等其他原材料混合搅拌、研磨而制成;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按配比 7:3添加碳纳米管粉体、石墨烯与分散溶剂等其他原材料混合搅拌、研磨而制成,其主要使用在于锂电池领域。纯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工艺流程基本一致,均需经过分散及预分散、研磨、成品包装等工序。

  公司石墨烯产品主要配合碳纳米管产品使用。目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新型材料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随技术进步及商业化应用加速,行业发展前途良好。公司不单独生产石墨烯粉体产品,而是在生产石墨烯复合浆料的过程中,先采购膨胀石墨,经过物理剥离、分散后在溶剂中制备出石墨烯,再加入碳纳米管粉体直接制备成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及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等一套严格、完整的采购管理流程,对供应商的经营能力、资金能力、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等因素做综合考虑,经过小批量试用采购且合格后,将其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体系中,按订单需求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多年,熟悉客户的需求和采购周期,销售部日常紧密跟踪客户的需求并制定销售计划。

  公司生产部以销售部的销售计划为基础安排生产计划,采购部门依据生产计划所需原料及原料安全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并组织采购。统一对生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物资进行采购,以确保公司生产、运营有序健康的进行。

  公司基本的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及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公司碳纳米管粉体产品的生产周期(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到产品完成、验收入库为止的全部时间)一般约为 5天,部分高端产品为 20-30天;碳纳米管浆料产品全部由公司碳纳米管粉体产品和分散剂溶解、分散、研磨而成,该生产周期一般约为 3天。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结合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以保证生产计划与销售情况相适应。公司销售部门提供实际订单情况及销售预测,生产部结合当前的库存物料、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等真实的情况安排生产计划。

  报告期内,部分高端产品对纯度要求比较高,需要经过多道提纯,由于公司集中有限场地和资源建设了重要生产工序环节,故将部分碳纳米管粗粉委托外部单位做初步纯化,以减少碳纳米管粗粉杂质含量。公司将初步纯化后碳纳米管粗粉收回后,进一步纯化后用于制作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使用在于锂电池领域,公司客户为国内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其对电池原材料供应商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公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较长周期的评估认证,并经过多轮的样品测试,全面考核候选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后,公司方能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一旦通过客户的认证,正式成为客户合格供应商后,客户将向公司定期采购相关产品。

  公司与长期合作的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约定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客户依据需求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

  公司始终把研发团队的建设作为公司经营发展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和研发团队,专门干碳纳米管材料的前沿技术跟踪,负责对新产品、新工艺路线来测试、论证和试验。

  公司在研发方面主要以自主研发为主,以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的方式为补充。目前公司在镇江、台湾、常州设立了研发基地,建立了内外协同的研发体系,构建了完善研发技术制度和奖励机制,围绕既有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发挥技术与研发优势,结合市场导向,进行基础研发和产品创新。

  公司结合基本的产品、竞争优势、核心技术、自身发展阶段和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况等因素,形成了目前的经营模式。公司将围绕既定的战略布局,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积累,重视行业发展和变化,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同探讨行业新的技术趋势,不断对前沿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并结合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和优化现有经营模式。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上业,锂电池及锂电池导电剂行业的发展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较大,为保障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逐步摆脱历史补贴政策依赖,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逐步从政策引导转向市场引导。为推进能源革命,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汽车行业电动化成为关键路径之一。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各大厂商新能源汽车车型加速投放,新能源汽车已经全面从早期的补贴驱动跨越至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规模进入新的增长期。依照国家新能源汽车中长期政策规划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的新趋势,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迅速增加,相应带动上游锂电池行业及锂电池导电剂行业的持续增长。

  2023年年初,受汽车补贴退坡和燃油车降价抢占市场等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经历了补贴退坡前夕的需求透支后展露疲态,后续随着促消费政策落地、新车上市和降价潮,市场逐渐回暖。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2.4%和 44.1%。从市场占有率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 28.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 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 1,400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1)动力锂电池市场迅速增加,成为导电剂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带动,国内锂电行业快速地发展,已逐步形成完善的锂电产业链。据高工产 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480GWh,同比增长 112.4%; 预计到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达 1300GWh,市场空间巨大。 2018-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分析及预测(GWh,%)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究所(GGII),2023年3月

  未来几年,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加速,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带动全球锂电池市场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到 2027年全球动力锂电池需求将达到2,385GWh。

  ①动力电池领域对电池性能的需求逐步的提升,带动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持续不断的发展,电动车渗透率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充电时效等重要性能指标有着更高要求。进一步提升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升电池充电速率成为各新能源车企未来持续发力的方向。

  受益于计算机显示终端对于动力电池扩容、快充等性能升级的需求,上游锂电材料体系也在不断实现加速升级。碳纳米管导电剂相较传统导电剂,具有导电性能好、用量少、导热性强、机械性能优异等多种优势,能够全方位提升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常规使用的寿命、高低温性能、充电倍率等性能,更为契合下游需求。现阶段,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最主流的两种技术路线。不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碳纳米管导电剂相比于传统导电剂而言,都能够极大地帮助提升电池的各项性能,更好地解决不同技术路线下锂电池的短板问题,是未来高性能锂电池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②锂电池性能升级催生硅基负极等新技术路线持续不断的发展,逐步扩大碳纳米管导电剂应用需求场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锂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要求逐渐提高,各大电池企业均在寻求新的技术路线以实现电池性能的突破。在负极材料端,传统的以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已经接近石墨材料本身理论比容量的上限。为逐步提升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硅负极被一致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硅拥有超过 9倍于石墨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但存在体积膨胀较大的问题,目前碳纳米管被认为是解决硅负极膨胀性最优的材料。由于碳纳米管本身就具有的一维线状结构,其能够在硅颗粒表面及硅颗粒之间建立点线接触式的高度导电、紧密的连接,在硅负极颗粒体积膨胀并慢慢的出现裂缝时可通过碳纳米管保持良好连接,减少材料破裂,维持负极的稳定。随着硅基负极的发展,碳纳米管导电剂将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

  根据起点研究院数据统计,2022年国内硅基负极出货量达 1.7万吨,同比增长 60.4%,占负极材料出货比例为 1.2%,预计 2025年中国硅基负极出货量将超过 1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6.6%。随着硅基负极应用的逐渐增多,将进一步拉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应用需求。未来,随 着市场对高性能电池需求持续走高,叠加硅基负极等新材料体系及应用技术的逐步成熟,以碳 纳米管为代表的新型导电剂需求量将实现快速提升。 ③碳纳米管导电剂渗透率快速提升,将慢慢的变成为动力锂电池的主流导电剂 2022年,国内动力锂电池市场仍以常规类导电剂(炭黑)为主,市场占有率占比超过 60%,而 碳纳米管导电剂的占比约为 24%。随着近年来碳纳米管导电剂的产能不断的提高,加之头部企业导 入验证新型导电剂的进度加快,碳纳米管导电剂凭借持续提高的性价比优势,在动力电池领域的 渗透率将不断的提高。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受三元电池高镍化以及硅碳使用量提升、磷酸铁锂电 池不断追求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突破等需求带动,加之市场对快充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加速,到 2025年,碳 纳米管导电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占比将超过 60%,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主流导电剂。 2022年、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导电剂占比情况(%) 注:由于新型导电剂浆料固含量低(5%),占比情况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数据做*2处理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3年 3月

  随着全球锂电池企业加速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导入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需求量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 GGII数据,2022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为 11.7万吨,同比增长 50%。根据 GGII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销量将保持高增长的趋势,成为锂电池导电剂领域成长性最高的领域。

  注:1)以粉体形式销售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折合成浆料统计(碳纳米管 2017年之前按 5%固含量折算,2017年后按 4%固含量折算);2)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包含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

  综上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发展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需求前景广阔。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进步,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未来市场容量具有巨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与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与储能相关的产业政策,储能锂电池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白准确地提出量化的储能发展目标,即到 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3,000万千瓦以上。到 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因此,若要实现到 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 3,000万千瓦以上的量化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需超过 50%,年均装机量要达到 600万千瓦以上,国内储能锂电池装机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储能产业作为全球各国推进能源革命、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及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的重要着力点,具有巨大的发展前途与市场容量,为锂电池及上游材料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1)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解决了碳纳米管无法连续化宏量制备生产的难题 作为纳米级基础材料,碳纳米管自被发现以来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已成为化学及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受制于连续化宏量制备的难题,碳纳米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被有效商业化推广。

  清华大学“基于纳米聚团流化原理的高纯度碳纳米管批量制备基础研究”,从理论层面提供了碳纳米管连续化宏量制备的相关方法。公司通过独占许可的方式获得上述相关发明专利的独占许可使用权。公司在清华大学的理论基础上,经过近五年的时间终于开发并掌握了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的产业化技术,完全解决了碳纳米管连续化宏量制备生产的世界性难题。

  目前公司掌握的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优势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颗粒状固体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或液固相反应的反应器。流化床具有高效传质传热的特点,并具有生产效率高的显著特征。目前,流化床反应器已在化工、石油、冶金、核工业等部门得到普遍应用。公司已陆续建成多套不同代际、不同容积尺寸的流化床反应器群组,能够保证公司碳纳米管的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 在保证生产效率高的前提下,碳纳米管流化床制备技术也能满足差异化碳纳米管的量产需求。公司采用的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从催化剂加入,到裂解烷烃生长碳纳米管,再到碳纳米管产出,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设计的基本要求,能轻松实现碳纳米管制备单台反应器产量最大,同一型号碳纳米管产品的稳定性很高和品质可控。

  ③ 公司具有生产碳纳米管用的流化床的设备设计能力。公司的流化床反应器已实现自动化控制,能够完全满足连续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关于流化床的温度、气压、气体流量和过程时间等核心工艺参数,都由公司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执行和控制。反应器的连续工作的状态有系统性评估,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连续稳定的生产,既保证产量最大产出,也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实现对碳纳米管产品性能及成本的有效控制。

  (3)公司掌握的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已得到国际知名化工企业认可 2017年 5月,公司与全球第四大化工企业SABIC公司签署技术授权协议,授权SABIC公司使用天奈科技的大批量生产碳纳米管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用于SABIC公司自己的下游产品中。

  二、公司是最早成功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推动了碳纳米管在锂电池领域的广泛运用

  (1)公司是最早成功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 在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的推广初期,相关生产企业一般是将碳纳米管以粉体的形式供给锂电池厂商试用,但导电效果并不理想。在此种状况下,碳纳米管在锂电池电极材料中没有效地分散开,依然处于聚团状态,降低了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

  针对上面讲述的情况,公司相关研发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实验,为制备出相应的碳纳米管分散浆料,使用了包括高速分散机、胶体磨、均质机、超声设备等多种分散设备,最终成功遴选出最合适的分散剂、分散方法和设备,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并实现商业化及产业化。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战略,依托自身的研发优势,开发出了一系列与碳纳米管及浆料相关的创新技术,并将其在国内外申请了发明专利。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32项发明专利及73项实用新型专利、清华大学独占许可19项发明专利(其中已有6项超出专利保护期限)、美国知识产权局授权4项发明专利、日本特许厅授权2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韩国知识产权局授权2项发明专利、台湾发明专利1件。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国家标准1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8项。

  三、公司掌握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技术,能够保证公司产品未来的持续升级 公司制造碳纳米管主要采取化学气相沉积法,其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反应化合物中的碳分解出来,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长成为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碳纳米管的关键是催化剂,即催化剂是碳纳米管的“基因”。自企业成立以来,技术人员就一直探索新催化剂和改进已有催化剂,结合流化床工艺的特点持续开发和改进催化剂工艺。公司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打造了一套自身独有的评估体系,并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生产经验。公司已先后开发了多个过渡金属催化剂体系和催化剂载体系列,包括纳米聚团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层状物质作载体的催化剂以及以尖晶石为主的复合结构催化剂。

  目前,公司掌握长度可控的定向生长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技术,该催化剂可以使得碳纳米管以垂直于层状载体方向,在其两层之间呈定向平行生长。在该种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纳米管的管径由催化剂活性中心颗粒大小控制,同时生长的碳纳米管的长度可控,因此生产的碳纳米管长径比较大。公司由此形成了定向生长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并于 2017年 7月就上述相关制备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公司掌握的定向生长流化床宏量制备碳纳米管技术能控制碳纳米管的定向生长,同时能做到控制碳纳米管管径、长度以及纯度等三个核心指标,主要使用在于公司第二代碳纳米管产品制备及量产过程中,并对公司未来产品的升级以及顺利投产和量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碳纳米管产品的相关性能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逐步提升了碳纳米管长径比,增加导电性能。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与同行在产品技术上展现优势。

  四、公司研制的单壁碳纳米管产品,填补国内在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领域的空白 相对于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的性能更优异,具有更小的管径、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好的石墨化程度等本征特性,具有多壁碳纳米管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正极材料应用中,单壁碳纳米管能更好地助力提升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安全性、放电功率和极片附着力;在负极材料应用中,单壁碳纳米管能轻松实现最高达90%的高含量硅,助力实现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新突破。单壁碳纳米管结构缺陷少、化学性质稳定,具有更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等特性。

  但同时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难度也更高,目前在全世界内只有极少数厂商能够规模化生产单壁碳纳米管。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已掌握单壁碳纳米管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新一代寡壁和单壁碳纳米管连续制备技术等,并将在该产品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新型或复合型产品,从而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单壁碳纳米管的规模化供应,公司将进一步带动行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应用材料领域的技术革新。将填补我国在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领域的空白,增强公司的技术优势与竞争实力。

  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 4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 4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5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项;新增商标申请 54项。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818.62万元,增长 21.63%,主要因为:研发力度加大,研发人员增加,导致研发投入上升。

  在锂离子电池高性能 导电浆料、导电高分子 材料方面具有较大应 用潜力。

  开展更具环保价值的 新工艺,更大量的生产 具备优秀能力电池性能的 寡壁碳纳米管。

  碳管纯化是碳管在锂 电池等高端应用领域 的基础,碳管中金属含 量低,产量大,成本低, 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智能装备、可穿戴 应用,需达到导电 级要求;防静电织 物应用,需达到抗 静电级要求。

官方微信

扫描识别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扫描识别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万事娱乐手机下载-万事平台注册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4307号-1 服务热线:1360765368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