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压球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 2023-12-29 17:18:09 |   作者: 万事娱乐注册平台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高压压球机采用的是两套压辊上对称均匀分布椭圆形半球的方式,物料经对辊压球后形成扁状的椭圆球。该类型压辊存在主体问题是辊胚寿命较低,磨损导致球窝减小,辊缝增加,成球特性改变。一次更换需要拆卸两套压辊轴,耗时耗力耗成本;此外对球窝与球窝的对中性要求比较高,否则压出的球裙边出现错位,由于错边移动导致中间的结合力较小,很容易从中缝开裂形成两半或多块甚至破碎,导致成球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决有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对辊压球机,该对辊压球机在压球过程中不可能会出现球窝错位的现象,成球的强度和硬度都得到了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辊压球机,包括:机架;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压辊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压辊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压辊的外周面为光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辊压球机,通过在第一压辊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且将第二压辊的外周面设置为光面,由此省去了球窝对中机构,在压球过程中不可能会出现球窝错位的现象,半球裙边的结合力更强,成球率高,成球的强度和硬度都得到了提高。

  此外,由于第二压辊的外周面为光面,无需加工凹槽,因此简化了第二压辊的制造工艺并降低了第二压辊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辊压球机还包括位置调节装置和第一驱动器,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相连以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轴承座配合以调整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相应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之间的径向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含第二驱动器和楔形垫铁,所述第二驱动器设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楔形垫铁相连以驱动所述楔形垫铁上下移动,每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之间设有所述楔形垫铁,所述楔形垫铁包括斜面和竖直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中可移动的轴承座斜面配合,所述竖直面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中不可移动的轴承座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从所述第一压辊的外周壁到所述第一压辊的中心的竖直方向上,所述斜面和所述竖直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压辊包括压辊轴以及多段辊皮,每段所述辊皮沿轴向延伸且所述多段辊皮在周向上依次分布,所述压辊轴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齿部,多段所述辊皮的朝向所述压辊轴的表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的第二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段所述辊皮与所述压辊轴通过螺纹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件设在相应的所述辊皮的靠近其端部的外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和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配合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和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配合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第一压辊100,压辊轴110,辊皮120,第一轴承座130,凹槽101,第二压辊200,第二轴承座210,位置调节装置300,第二驱动器310,楔形垫铁32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非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辊压球机,包括机架、第一压辊100与第二压辊200。

  其中,机架是对辊压球机的支撑部分,用于支撑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第一压辊100的每一端都通过一个第一轴承座130与机架相连,第二压辊200的每一端都通过第二轴承座210与机架相连。

  也就是说,第一轴承座130支撑第一压辊100,第一压辊100可以在第一轴承座130 上旋转;第二轴承座210支撑第二压辊200,第二压辊200可以在第二轴承座210上旋转。

  传统的对辊压球机的两个压辊的外周面上全部设置有球窝,物料进入到两个球窝内,并在两个压辊的高压下成型。这样的构造对压辊的同步性要求比较高,球窝与球窝之间有可能会出现错位,导致成型件中间的结合力较小,很容易从中缝开裂形成两半或多块甚至破碎,导致成球率降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对辊压球机的第一压辊100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101,具体地,凹槽101的形状可以为半球形或半椭球形。

  第二压辊200的外周面为光面。从而由于两个压辊只有一个压辊上具有凹槽101,因此防止传统中由于错位而导致成球率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废料的成型率。

  此外,由于第二压辊200的外周面为光面,无需在上面加工凹槽101,由此简化了第二压辊200的制造工艺并降低了第二压辊200的制造成本;且光面的第二压辊200的表面耐磨性更好,磨损后表面均匀,整体形貌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具有磨损后连续补偿的特点,提高了第二压辊2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辊压球机,通过在第一压辊100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 101,且将第二压辊200的外周面设置为光面,由此省去了球窝对中机构,在压球过程中不可能会出现球窝错位的现象,半球裙边的结合力更强,成球率高,成球的强度和硬度都得到了提高。

  此外,由于第二压辊200的外周面为光面,无需加工凹槽101,因此简化了第二压辊 200的制造工艺并降低了第二压辊2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对辊压球机还可以包括位置调节装置300和第一驱动器(未示出),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210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驱动器相连以可移动地设在机架上。

  也就是说,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中的其中一个是可移动地设在机架上,当第一压辊100可移动且第二压辊200不可移动时,则位于第一压辊100的两端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30是可移动地设在机架上,每个第一轴承座130的移动由第一驱动器驱动。当第二压辊200可移动且第一压辊100不可移动时,则位于第二压辊200两端的两个第二轴承座 210是可移动地设在机架上,每个第二轴承座210的移动由第一驱动器驱动。可选地,第一驱动器为油缸。当然能够理解的是,第一驱动器还可以为电机等驱动件。

  由此,第二压辊200磨损后,能够最终靠减小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间隙,使成球率满足规定的要求,而不必将第二压辊200替换掉,进而第二压辊200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得到了提高。

  由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210的其中一个是可移动的,位置调节装置300可以分别与每个第一轴承座130和对应的第二轴承座210配合以调整第一轴承座130和相应的第二轴承座210之间的径向距离,也就是说,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轴承座130 和第二轴承座210之间的径向距离是由位置调节装置进行调节的。从而能够在第一压辊100 和第二压辊200发生磨损时,通过改变第一轴承座130与第二轴承座210之间的距离,使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间隙满足要求。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位置调节装置30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器310和楔形垫铁 320,第二驱动器310设在机架上且与楔形垫铁320相连以驱动楔形垫铁320上下移动,进而调整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210之间的距离。可选地,第二驱动器310可以为油缸,当然能够理解的是,第二驱动器310还可以为电机等驱动件。

  每个第一轴承座130和对应的第二轴承座210之间设有楔形垫铁320,楔形垫铁320 包括斜面和竖直面,斜面与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210中可移动的轴承座斜面配合,竖直面与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210中不可移动的轴承座接触。从而通过调节楔形垫铁3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能调节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210之间的径向距离,实现调整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间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位置调节装置300的原理可靠且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便于调节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轴承座130不可移动,第二轴承座210能移动,楔形垫铁320朝向第二轴承座210的部分构造为斜面,第二驱动器310 驱动楔形垫铁320上下移动,可以使第二轴承座210在径向上发生移动,进而能调节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210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在从第一压辊100的外周壁到第一压辊100的中心的竖直方向上,斜面和竖直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由此,当第二驱动器310驱动楔形垫铁320向内移动时,楔形垫铁320挤压可移动的轴承座,使可移动的轴承座远离固定的轴承座,扩大第一压辊100 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间隙;当第二驱动器310驱动楔形垫铁320向外移动时,可移动的轴承座会在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靠近固定的轴承座,减小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内”指的是从第一压辊100的外周壁朝向第一压辊 100的中心的竖直方向,“外”指的是从第一压辊100的中心朝向第一压辊100的外周壁的竖直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在对辊压球机开机运行阶段,系统自动检验测试第一压辊100 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间隙,通过调节第二驱动器310,使得楔形垫铁320在竖直方向挪动,改变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实现棍缝间隙的最优调节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第一压辊100包括压辊轴110以及多段辊皮120,每段辊皮120沿轴向延伸且多段辊皮120在周向上依次分布。

  其中,压辊轴110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齿部,多段辊皮120的朝向压辊轴110的表面上设有与第一齿部啮合的第二齿部。

  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磨损严重的辊皮120替换掉,且对辊压球机在挤压废料时,第一压辊100和第二压辊200之间的挤压力较大,辊皮120和压辊轴110之间为面接触,大幅度的降低了接触应力,辊皮120受到有效支撑,不易发生变形。

  此外,辊皮120转动需要克服巨大的扭矩,扭矩传递通过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传递,可靠性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每段辊皮120通过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啮合方式放置在压辊轴110 上时,每段辊皮120还一定要通过固定方式固定在压辊轴110上,以避免每段辊皮120从压辊轴110上掉落,其中固定方式能采用任何方式例如能够使用卡箍的方式,只要保证可将每段辊皮120固定在压辊轴110上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先示例中,每段辊皮120与压辊轴110通过螺纹件固定连接,螺纹件设在相应的辊皮120的靠近其端部的外周面上。也就是说,每段辊皮120在与压辊轴110 通过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啮合连接后,需要螺纹件(例如,螺栓)将每段辊皮120固定在压辊轴110上。螺纹件设在相应的辊皮120的靠近其端部的外周面上,而不是固定在辊皮 120的中间的外周面上,因此不可能影响废料的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辊皮120两端的螺纹件只是起到固定辊皮120、使辊皮120不会从压辊轴110上脱落,不受剪切力的作用,因此对螺纹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不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里面,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里面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

官方微信

扫描识别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扫描识别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万事娱乐手机下载-万事平台注册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4307号-1 服务热线:13607653684 网站地图